-
-
Black, blue and red
French
-
Black and blue
French
-
Coloured
English, Chinese, French, German, Italian
-
Yinshu: 印数: 250001-260000 [number of copies]
Dingjia: 定价: 118 元 [Price]
-
Yinshu: 印数: 2001-3600 [number of copies]
Dingjia: 定价: 50 元 [Price]
-
Yinshu: 印数: 8001-9000 [number of copies]
Dingjia: 定价: 50 元 [Price]
-
-
-
-
-
-
Quote from the book:
1945年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日本投降后,天津的行政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即由日伪时期的八个区,划分为十个区。第一区为原法、日租界; 第二区为老河东及原意租界; 第三区为金钢桥以北的河北新区; 第四区为京山铁路以东; 第五区为原俄租界; 第六区为旧特一区 (原德租界); 第七区为旧城厢鼓楼以南及南市、南开; 第八、九区为旧城厢及老河北; 第十区为原英租界。
该图为邵越崇编绘,1946 年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12 月中国印刷公司印刷。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800mm x 5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很快陷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怒涛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伪天津市政府亦感到末日的来临。为适应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决战体制”之需,伪天津市政府不得不简化行政机构,,将天津市第一至第十二区和日、英、法租界 (当时已被改为兴亚第一、二、 三区),重新划分为八个区,并于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4月 1 日起施行。刊载于《大天津》第一卷第五期的这幅 “天津特别市现行区域图”,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天津行
政区域的变动情形,很有参考价值。
该杂志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235mm x 16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市县详图”的编绘者及出版年代不详。除“图例”外,尚附有河北省图、平津形势图及北平四郊全图,原定为 1938 年之天津市、县图,但考之内容,疑断代不确。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很快便成立了伪政权一一天津特别市公署,随后将特别第四区 (原比租界) 划归特别第三区管辖,市区则划分为九个区。 而该“市、县详图”仍有特别第四区存在; 且该“市县详图”的市区部分,划分为五个区,与 1936 年北平中华印书局出版、张江裁编写的《天津游览志》第22章地名表所载五个警区地界划分相同,可见,此图绘制的是20 世纪 30年代沦陷前的天津市、县情形。
本图的可贵之处在于,每个警区之内,尚标有 x 区 x 所,这里的“所”,系警区的派驻所。当时的天津市郊,为天津县管辖。从图中所示,可知四乡共分为乡区第一至第九所,即由乡区的九个派驻所管理。由此可见,当时天津市、郊的区划,并非现在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是治安区划,即当时所谓的“公安区”或“警区”。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1050mm x 7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采自王华隆编著的“地学丛书”第二十一种,中英文对照,彩色印刷。该图系本丛书中的一张大型地图,图幅较大,但标示较为粗糙,大部分地区仅绘出轮廓。王华隆是当时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主编过《中国地理大词典》及“地学丛书”多种。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1000mm x 7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改为特别市后,城市的成长进入了“鼎盛”时期。城市经济充分发展,华界以及英、法、日、意等国的租界建设亦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加强。这幅“天津特别市现行区域图”系天津特别市土地局于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 7月印制发行,质量较高,比该局此前印行的“天津特别市街市全图”编绘精细,下端还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反映了当时和天津建成区不断扩展的状况。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540mm x 785 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这是1928年(民国十七年) 天津改为特别市后,由当时的土地局测制的第一张地图,于 1929 年(民国十八年) 5月出版,与 1920年的“天津修建地图”相比较,可见此间天津市的“中国地界”有较大的扩展,表现在以下地区:(1) 在海河西岸,不仅南市地区,而且西广开地区和谦德庄地区都有所扩展。
(2) 海河东岸,有铁道外的“沈、王、郭、旺”地区,特三区 ( 旧俄租界) 中含部分未建设的规划地段及大直沽等。
(3)“新市区”和大经路南侧。
此外,法租界有明显越界扩展的趋势。
该图系《天津特别市土地局土地行政汇刊》中的附图, 现藏天津图书馆, 原图规格为212mm x 318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这是一幅绘制于 1927年 5月的天津地图,绘制者为日本的陆地测量部。本图绘制详细,特别是对天津老城、城厢地区及河北新区,编绘尤详,主要的街道里巷均标出名称。图中显示南、北运河虽经裁湾,但旧河道尚未填平。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 日本在天津划定租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日本又大量向天津派出驻军。 其军事情报部门在天津活动频繁,目的是利用天津的优势地位,使其成为日后发动侵华战争的桥头堡和兵站基地。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1050mm x 9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这是一张英文版的彩色天津地图,编绘者及出版年代均不详。从图中的标识判断,该图所反映的是20 世纪 20 年代中的天津概貌。因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奥租界即由中国政府收回,分别改为天津特别第一区和天津特别第二区。后来,俄租界也由当时的苏俄政府交还中国,改为天津特别第三区。英、法租界则向墙子河外发展。对各租界和特区,图中所示的实线部分,为已建成的区域, 虚线部分,则系规划路网。图中对于天津老城、河北新区、各国租界及特区,均用不同的色块标出,十分醒目(索引附后)。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460mm x 636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及城厢形势图”系中英文对照的天津周边环境示意图, 主要标示出天津及附近的河流、铁路、车站、堤防等的分布情况。其时,南运河西大湾子、侯家后,北运河金家窑的裁湾工程均已告竣,修筑于 1918 年的南堤、修筑于 1920 年的新大堤和修筑于 1924 年的津浦路支路围堤亦已完成。
当时的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港口贸易城市,天津城市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业已形成。 如何保证城市免受水患的威胁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河流的裁湾取直, 周围堤防的修筑,均成为了那时的当务之急。
从该图的编号上看,应为整套图中的第一幅,比例为万分之一。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290mm x 237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修建地图”系原收藏单位的命名,按其内容,似应定名“天津华界城建规划图说”。又,图说上有“梁[家]咀裁湾取直现正开工,明春过水”,“大王庙前裁湾取直已开工,明春过水”的记载,可知此图当绘制于 1920 年,因为梁家咀和大王庙裁湾后通水的时间均为 1921 年。
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直隶省会城市的天津,为直系军阀所统治。然而伴随着租界建设和城市工商业的发达, 天津华界的城市建设与改造也被提到日程上来。 该图左上角有后加的蓝字印记:“督军到任,面谕希望整顿天津市政。嗣以承办裁湾取直机会,复蒙督办、省长提倡,拟就振兴市政办法,分别进行; 其中未办各事,尚属甚多。兹谨绘成图说,即希采择施行.”可知这是一份进呈给直隶督办、省长的天津华界城建规划图说。
该图的特点是: 不仅用实线绘示出了市区的河流和主要街道,而且用虚线绘示出华界拟开的道路以及正在施工或拟施工的市政工程项目,底部的图说部分共 12项,内容包括旧道拓宽、新路开辟、路网规划、桥梁移建、排污改造、电车路线延展等等,有的还注明了施工进度以及某些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法。虽经缩印,字迹仍清晰可辩。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514mm x 535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无出版单位和年代。据研究,当出版于 1919 年至 1920 年(中华民国八年至九年) 间。(1)该图所附说明表,注明天津特别一区为旧德租界,特别二区为旧奥租界。这两国租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 1919 年收回的,故该图的出版年代不会早于是年。
(2) 该图绘有1918年老三岔河口的裁湾取直*,而无 1920 年南运河尾闾侯家后湾的裁湾取直,说明该图出版于这两次裁湾之间。
经与日本1910 年出版的“天津地图”等相比较,除个别地方稍有变化外,基本雷同; 该图很可能是以“天津地图”为底图,添绘而成的。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514mm x 400mm。
*“裁湾取直”的“湾”字,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今一律作“湾”。
-
Quote from the book:
民国初年,天津商业空前发达。直隶省商品陈列所是北方惟一的商品展销中心,在华北地区影响很大。该图采自民国六年出版的《直隶省商品陈列所第一次事业调查记》的附图,比例尺为一万两千分之一。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800mm x 5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20世纪的前20年, 也就是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是天津城市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无论从城市人口还是城市规模上, 这一时期的天津发展, 超过了首都北京, 成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 在北方则首屈一指。该图实为一幅巨型的天津商业地图,代表和反映了这一时期天津城市各方面发展的详细情形,并用不同颜色标示出八国租界情形,重要地名均有中、英文对照, 全图还绘有方格坐标网,查找某一地名或单位坐落十分方便(索引附后)。该图是 1913 年由天津华纶测绘公司 (The China Land Survey Co. ) 出版,比例尺为五千分之一。
该图现藏中国地质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2000mm x 15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20世纪初,随着八国租界的划定和河北新区的开辟,天津城市再次得到发展,近代化的城市管理遂被提到日程上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根据协议,八国联军撤出天津。署理直隶总督袁世凯仿照西法,编练警察,接管天津华界,于是始有“南段警察局”之设。
南段警察局辖区为运河以南之城厢及附近地区,下设五局,每局设警棚若干。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津浦铁路北段开始修筑,由图中可以看出,该路段已修至子牙河东岸,尚未过河。因此该图的测绘时间应当为 1908 年〈光绪三十四年) 前后(索引附后)。
该图由南段警察总局实测,北洋陆军参谋处印制,比例尺为万分之一。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1100mm x 10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是在德国远东派遣军陆军大尉哈斯(Hasee)的主持下,于1900年至1901年(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经过实测后出版的天津地图,也是在天津全市范围内,用近代测绘技术绘制的一张实测全图,特别是图上的中文标注,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当时,英、法、德、日四国租界正在进行扩张,俄、意、奥三国租界亦开始划定,美租界准备有条件地并人英租界,至此,天津八国租界并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在绘制过程中,天津城里的胡同狭罕,不便使用仪器测量,他们便用步量法,然后由克里格(Konigl)绘制完成,并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印制出版。所以该图比较准确地测绘出当时天津的地形、地貌特点,特别是濠墙的轮廓,尚依稀可见。但该图绘制时,部分租界的界限尚未最后确定。
该图原藏单位及规格不详。
-
Quote from the book: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各国联合组成了临时政府即都统衙门,并对天津实行分区占领。这时,英、法两国借机扩张租界,俄、意则趁乱将本国军队的占领区强划为租界,但未正式签约。1902年由日本大阪制本印刷株式会社印刷的“清国天津新地图”即代表了这一时期天津的情况。该图特殊之处,在于右上角附有“天津都统衙门属地地图”,标示出各国对天津的分区占领情况,弥足珍贵。左下角的四幅照片,亦为其他各书所罕见。该图原图收藏单位不详,原图规格为750mm x 5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中日甲午战争后,德、日两国继英、法、美之后,也在天津强划了租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义和团运动爆发,天津很快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的中心。 与此同时,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自大沽口登陆,镇压义和团运动,然后将天津包围,最终占领了天津。
该图采自《华北明星报》记者雷穆森(0.D.Rasmussen)编著的《天津一一插图本史纲》(Tientsin一一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 黄文原版。
该图虽然印刷于1902年,反映的却是1900年时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时的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天津城厢及租界分布情形,对研究义和团运动期间的天津,大有神益。
原图规格为 385mm x 455mm。
-
Quote from the book:
附:上北河图 北河下图:“上北河图” 与“北河下图” 是迄今发现较早的两幅用西法测量、 绘制的中文海河干流图, 分上图、下图两幅。“上北河图”由津城至葛沽止,“北河下图”由海口至葛沽止,并标有两岸主要地名一百余处,河身中的数字信息,很可能就是满潮时海河中心航道的深度。该边框均标有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为基准的经纬度,测望台即设于裁湾前三贫河口之望海楼。当时,由于海河连年淤塞,严重影响了轮船的驶入和天津对外贸易的发展,治理海河成为当务之急,海河的测绘工作自然被提到日程上来。
按:“北河”在一般文献或口语中系指北运河,(乾隆)《天津县志》引《畿辅通志》 : 白河即北运河”,但在英语中“Pei Ho”则指海河,旧译为“北河”或“白河”,这是因为在外国人眼里,海河干流系北运河汇人南运河而形成 日语称海河为“白河",当系英语转译而来。此图或系转绘自外国人的测绘图,故称海河为“北河”。
“上北河图”与“北河下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均为700mm x 107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附:上北河图 北河下图:“上北河图” 与“北河下图” 是迄今发现较早的两幅用西法测量、 绘制的中文海河干流图, 分上图、下图两幅。“上北河图”由津城至葛沽止,“北河下图”由海口至葛沽止,并标有两岸主要地名一百余处,河身中的数字信息,很可能就是满潮时海河中心航道的深度。该边框均标有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为基准的经纬度,测望台即设于裁湾前三贫河口之望海楼。当时,由于海河连年淤塞,严重影响了轮船的驶入和天津对外贸易的发展,治理海河成为当务之急,海河的测绘工作自然被提到日程上来。
按:“北河”在一般文献或口语中系指北运河,(乾隆)《天津县志》引《畿辅通志》 : 白河即北运河”,但在英语中“Pei Ho”则指海河,旧译为“北河”或“白河”,这是因为在外国人眼里,海河干流系北运河汇人南运河而形成 日语称海河为“白河",当系英语转译而来。此图或系转绘自外国人的测绘图,故称海河为“北河”。
“上北河图”与“北河下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均为700mm x 107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9 世纪 80 年代,天津城市迅速发展,尤其是唐津铁路的通车,大大促进了天津的繁荣。该图以计里开方的传统方法绘制,每方 10 (平方) 里,东西、南北各 12方,合计约 144平方里。
原图分为上、下两幅,现拼接为一幅。图中可见 1888年(光绪十四年) 通车的天津至唐山铁路的一段一 天津至军粮城区间。天津最初的火车站建于河东旺道庄,后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 ) 移至老龙头,即今天津站站址。
“天津县图”与前面的“天津府城图”及所附(天津) "郭图",均载于(光绪) 重修的《畿辅通志》,是目前保存比较详细的 19 世纪来的天津地图。原图规格均为 250mm x 23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系由光绪重修《天津府志》所载之(天津) “郭图”一至四拼接而成,代表了 19 世纪末天津濠墙以内的城市平面布局。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刊行于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故图中所反映的是刊行年代的天津城郭情况。如日本租界已经划定,但尚未开辟,所以图中特别注明“此图戊成所绘,故有德、日租界”。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每幅原规格均为 280mm x 17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系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二十三《城乡》之附图,与刊于 1860年(道光二十六年)《津门保甲图说》中之“县城内图”相比较,城角各水坑周围多已扩展为居民区。原图规格为 280mm x 18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继1860年(咸丰十年) 英、法、美三国租界设立之后,德国亦于 1895 年 (光绪二十一年) 由驻华公使出面,照会总理衙门,要求在天津设立租界,以扩展商务。直隶总督遂委派天津海关道与德国驻津领事签订了 《天津租界合同》 这样,德国便成了第四个在中国辟有专管租界的国家。“英、法、德租界全图”系用西法测绘,英、法租界中的标识与“天津城至紫竹林图”有同有异,足资比较。该图中的德租界四至系最初划定时的界址, 界内建筑物标识仅有“大学堂”(即北洋大学堂)一处,可见租界内的建设尚未进行。该图或许为《天津德租界合同》签订之后,由海关道报送总理衙门合同文本的附图。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为760mm x 47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大沽口系海河的出海口,即大直沽口的简称,当因元代大直沽而得名。(乾隆)《天津县志》引《畿辅通志》:“海河……南,北运河之会流也。自天津东北三岔口,迄大直沽口,长一百二十里。”历来为天津之门户。大沽口炮台始建于16 世纪中叶的明代嘉靖年间, 初系预防倭寇骚扰而设。鸦片战争期间,因为英舰的北驶,开始进行重修。第三次鸦片战争时期,为抵御英法联军的入侵,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于 1859年(咸丰九年) 对大沾炮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大规模的修整,在大沽口的南北两岸,共修建了炮台六座,即南岸三座, 北岸两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为号 ,另在北岸的石头缝地方建炮台一座,规模空前,从而黄定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沽炮台的基础。
1870年(清同治九年) 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后,再次重建大沽炮台,添购德国克虏伯新式巨炮,制定营制锦章和操练计划,委派准军将领罗荣光为大沽协副将,镇守大沽炮台。为提高大沾炮台的防御水平,1881 年 (光绪七年) 罗荣光在大沽创办水雷营,教授化、电、测量诸学,选各营将士进行演习。1888年 (光绪十四年) 罗荣光升任天津镇总兵,但仍留任大沽协,八年后方就任。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调任新疆喀什噶尔提督,未及赴任,即遭八国联军入侵。罗荧光坚守炮台,激战六小时后炮台失守,罗荣光退至天津,自尽殉国。
“大沽口南北两岸营垒全图”是迄今发现的最为详尽的一幅大沽炮台及大沽口布防图, 通过该图和贴说,可见大沽口南岸有“长墙十八里,直达小站盛军驻营处”,有“草头沽开花炮队”以及由“威字南炮台”、“镇字中炮台”、“海字老炮台”组成的防务区设防情形; 大沽口北岸的“门字前炮台”、“高字后炮台” 组成的防务区以及“石头颖营盘”的设防情形。当时大沽口层层密布水雷, 陆上布有旱雷。
南岸炮台西侧悬有外国旗帜的两处地方,据资料记载,应系当时仁记洋行经营的大沽驳船公司和太古洋行经营的太古驳船公司所设之大沽坝公事房。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102mm x 71.5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自 16 世纪倭寇骚扰中国海疆以来, “襟带渤海,屏蔽京师”的天津,国防地位日益凸显。鸦片战争期间,英舰北上大沽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三次进攻大沽,两次打到天津,最终造成了北京的陷落。此后,列强动辄以军舰北驶相要挟。早在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之前,清廷即令李鸿章加强北洋防务,并从关外增调吉勇 3000 名来天津,以防法国军舰北上寻衅。1894年(光绪二十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天津又成为清廷海陆军的作战指挥中心,招募勇十,办理团练,分段设防。据《天津政俗沿革记》 : “光绪间,天津行保甲,分设段落,日“守望局”,俗蛋曰“保甲局” 。其制采取成法,奉行故事而已。”但天津城厢如何分段设防? 以这幅贴说图最为详细。“天津府城分段防守贴说图”详细标明了天津城厢为备战划分为16段设防以及各分局四至的具体情况。现将各段贴说内容,分录如下:
第壹段 、第贰段 (原缺)
第叁段: 分局公所在河北大王庙内; 由北大关口起至页家大桥,南至狮子林止。
第肆段: 分局公所在只祗树园庙内,又毗卢室庙内; 由北大关口起,西至侯家后,北至三皇庙内止。
第伍段: 分局公所在侯家后泰山庵庙内; 由北门起,东至毛枫贾伙巷,北至芦坑,西至乐壶洞止。
第陆段: 分局公所在北城根关阎家店内由北门起,西至南开城角 (今西南城角),北至大药王庙,东至北浮桥口。
第柒段: 分局公所在西头铃铛阁庙内,由四棵树起,北至北关,西至芥园庙内止。
第捌段: 分局公所在西门外关帝庙内,由西门起,北至文昌宫,西至僧王祠、慈惠寺止。
第玖段: (原缺。按照其他各段模式,行文应为“分局公所在三官庙内……”)
第拾段: 分局公所在闸口关帝庙内,由闸口起,南至招商局,西至卢家庄,东至海河沿止。
第拾壹段: 分局公所在南斜街念佛庵庙内,由东门外起,南至闸口,东至东浮桥口止。
第拾贰段: 分局公所在东门外崇仁宫庙内,由东门起,东至东浮桥,北至三贫河口,西至毛贾伙巷。
第拾叁段: 分局公所在河东棋盘街民房,由关汛起,东至王庄,西至东浮桥,南至海河沿。
第拾肆段: 分局公所在河东三官庙内,由兴隆街起,北至三圣急,东至关帝庙、小关。
第拾伍段: 分局公所在河东娘娘庙内,由十字街起,北至贾家大桥,南至王庄,东至陈家沟。
第拾陆段: 分局公所在堤头朝阳 (寺内……) 由堤 (头……沿……),东至贾家大桥止(贴说文字不全)。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原图规格为890mm x 650mm。
附:“大沽口南北两岸营垒全图”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英、法租界开辟后,发展迅速,二十余年后,已颇具规模。1888年(光绪十四年) 在署理津海关道刘含芳的主持下,由旅顺绘事教习、候选县氶陈文琪带领学生,用西法测量,绘制了"天津城至紫竹林图"。图中标示的洋行、银行、保险公司、饭店、旅馆、茶园、西药房、照相馆、洗衣房、磨坊、报馆、领事馆、公馆、墓地等有近百处,均历历可见。此外,还有租界以外的武备学堂、博文书院等。是迄今为止搜集到的由中国测绘人员使用近代测量技术绘制的第一幅天津地图。图中显现有关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量甚大,各项标注虽经缩印,仍然十分清晰,对于研究开埠后的天津与早期租界状况极富参考价值。
该图现藏国家图书馆,为绢本彩色手绘,原图规格为750mm x 234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70年 (清同治九年) 天津教案爆发后,湖广总督李鸿章接替曾国藩, 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加强近畿防务,调著名淮军将领周盛传率盛字军屯驻于天津以南的青县马厂一带。1873年(同治十二年) 盛军修筑新城炮台,并于新城和马厂之间,修筑了一条全长70公里的大道,沿途分设驿站,以5公里为一小站,20 公里为一大站,共设大站4个,小站11个,路面高出地面数尺,以御潮汐。关于新城的防务设置情况, 《天津政俗沿革记》卷一《城垣三新城》有详尽的记载。1875年 (光绪元年) 盛军除马队留驻马厂外,各营移屯于今小站镇的潦水套,并在小站镇的北侧安设亲军营。以亲军营为中心,分驻盛正、传正、老左、新左、右正、右右、中左、中后、水师、中副、中前、前右、前正、前左、 左右、左正、左左营。同时,在亲军营南侧筑新农镇,即今小站镇。这18 座营盘不仅与新城炮台遥相对望,且可南扼祁(岐) 口,东控大沽,遇警可以互相策应。
“新城图”采用传统的鸟瞰绘法, “营田图”采用传统的计里开方绘法,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当年盛字军在新城和小站的屯防情形。
这两幅图均载于 (光绪) 《畿辅通志》,原图规格为 340mm x 23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70年 (清同治九年) 天津教案爆发后,湖广总督李鸿章接替曾国藩, 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加强近畿防务,调著名淮军将领周盛传率盛字军屯驻于天津以南的青县马厂一带。1873年(同治十二年) 盛军修筑新城炮台,并于新城和马厂之间,修筑了一条全长70公里的大道,沿途分设驿站,以5公里为一小站,20 公里为一大站,共设大站4个,小站11个,路面高出地面数尺,以御潮汐。关于新城的防务设置情况, 《天津政俗沿革记》卷一《城垣三新城》有详尽的记载。1875年 (光绪元年) 盛军除马队留驻马厂外,各营移屯于今小站镇的潦水套,并在小站镇的北侧安设亲军营。以亲军营为中心,分驻盛正、传正、老左、新左、右正、右右、中左、中后、水师、中副、中前、前右、前正、前左、 左右、左正、左左营。同时,在亲军营南侧筑新农镇,即今小站镇。这18 座营盘不仅与新城炮台遥相对望,且可南扼祁(岐) 口,东控大沽,遇警可以互相策应。
“新城图”采用传统的鸟瞰绘法, “营田图”采用传统的计里开方绘法,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当年盛字军在新城和小站的屯防情形。
这两幅图均载于 (光绪) 《畿辅通志》,原图规格为 340mm x 23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根据 1860 年(咸丰十年) 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随即有了以紫竹林为中心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的设立。为强化天津的国防地位,清王朝于 1867年(同治六年) 分别在天津城东贾家沽道和海光寺创办了规模宏大的军火工厂一一天津机器局。天津县图,是天津开埠后中国人用传统的“计里开方”方法,自行绘制的一幅地图,每方 10 (平方) 里。所绘天津县辖的主要地区和村落位置不甚准确,但值得注意的是,紫竹林、天津机器局均已绘入该图,可见这两个地方在当时的天津已处于重要的地位。
该图原载 1884年 (光绪十年) 刊行的《畿辅通志》卷五十《舆地略. 疆域图说》五之附图,原图规格为 340mm x 23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根据 1860 年(咸丰十年) 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随即有了以紫竹林为中心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的设立。为强化天津的国防地位,清王朝于 1867年(同治六年) 分别在天津城东贾家沽道和海光寺创办了规模宏大的军火工厂一一天津机器局。天津县图,是天津开埠后中国人用传统的“计里开方”方法,自行绘制的一幅地图,每方 10 (平方) 里。所绘天津县辖的主要地区和村落位置不甚准确,但值得注意的是,紫竹林、天津机器局均已绘入该图,可见这两个地方在当时的天津已处于重要的地位。
该图原载 1884年 (光绪十年) 刊行的《畿辅通志》卷五十《舆地略. 疆域图说》五之附图,原图规格为 340mm x 23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英租界是天津划定的最早的租界。英租界的规划者是英军工兵上尉戈登(C .G. Gordon)。该图是戈登等人于1860年测绘的天津城厢及最早划定英、法租界图, 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一张用近代测量方法和技术绘制的天津地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开埠前夕天津的建成面积和地理状况。据称,原图为彩色,收藏于不列颠博物馆,由于回转复制,图形和字迹已经模糊,原图规格亦不清。
-
Quote from the book:
为便于对照,在“天津濠墙图”之后,还收录了 (同治)《续天津县志》 上的“郡城濠墙图”。原图规格为 290mm x 20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三次进犯天津。负责防守天津的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向清廷报告说:“天津城池,半已残缺,城内民无宿粮,地无井泉,每日水米,均待城外接济。所有富商大贾,百货聚集均在城外,防守甚难。”建议于郡城“附近一带,挑控重濠,设有警动,守濠即系守城”。事实证明,濠墙的防御作用实在有限,但对后来天津城市的防洪排沥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860年2月27日 (成丰十年正月二十六) 濠墙动工修建,至1860年4月27日(咸丰十年彰闰三月初七) 筑成,用时两个月。东起沈家庄,东北至锦衣卫桥、窑洼; 北至玉皇庙,折西北至佟家楼、教军场; 西至善庆庵、三官庙; 南至海光寺,东南至梁家园行宫,总长 36 里,距郡城一里余至五六里不等。初设营门六座 (如“天津濠墙图”示),后增至12座 (见“郡城濠墙图”); 1868年(同治七年) 濠墙重修,又将营门增至 14座,据《天津政俗沿革记》,这 14座营门的名称是:“正东曰'寅宾'; 正东之北曰'镇远'; 正东之南曰'朝宗'; 东南曰'凝晖'; 正南曰'来熏'; 正南之东曰'厚德',俗曰'小南门'; 正西曰'西成'; 正西之南目'三庆',俗曰'小西门'; 西北曰'顺轨',曰'保卫'; 正北上曰'拱辰'; 正北之西曰'绥丰',俗曰'小北门'; 正北之东曰'翊运',俗曰'堤上门'; 东北曰'建魁'.”
“天津濠墙图”原藏天津图书馆,无图名,无绘制者及绘制时间,据研究,当系僧格林沁奏请修筑
濠墙时的原图副本。原大 51mm x 51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1840 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8 月,英舰驶至大沾口外,并与直隶总督琦善举行了谈判。英舰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处处设防。这时,“杭河襟海,拱卫京畿”的天津,遂将全境编以保甲,绘图系说,形成了一部著名的 19 世纪中叶天津城乡人文地图集。“津门保甲图”系刊行于 1846 年(道光二十六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总说”所附之图,图中所绘天津的官署、寺庙、会馆、居民点、盐坨地和道路密集情况,反映了当时城厢地区一一主要建成区的状况。若与 1739年(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图”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天津城内外已经相当繁荣,城市的建成区有了较大的扩展。
“县城内图”详细绘出了 14 所大小文武公廨、31座庙宇、4条大街、4条小街及106条胡同的情况。
因当时的天津为内河港口,城外繁富甚于城内,故将《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西门外图”"、“南门外图”、“北门外图”、“东北城角图”、“西北城角图”一并收录。
各图规格与《津门保甲图》相同,原图规格均为 340mm x 25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清初以降,随着漕、盐两业的发展,天津迅速成长为北方的区域性经济中心。1725年(雍正三年),天津大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捐巨款,翻修了天津城。从此,天津城规模始定。据(乾隆) 《天津县志》记载,翻修后的天津城, "周围一千六百二十六丈六尺。垣高一丈九尺八寸,垛高四尺二寸,,共高二丈四尺。基广三丈二尺,上广一丈九尺。······东西长五百零四丈,计二里八分; 南北三百二十四丈,计一里八分五厘。周围九里二分。东去海河二百二十步,北抵卫河三百步"。东、南、西、北四门的门额分别改为镇海、归极、卫安、带河。同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辖武清、静海、青县三县。九月,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
1731 年(雍正九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附郭置天津县。天津州原辖之静海、青县并沧州、南皮、庆云等一州六县,统归天津府辖。
后两幅图采自(乾隆 )《天津县志》,主要绘出了当时的天津县境、县城及邻近的南运河、海河和三岔河口一带的衙署、 庙宇分布情形, 还可以看到城内四角及城西、城南均有较大范围的水坑分布, 城的四面尚有水门。
原图规格均为 290mm x 19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清初以降,随着漕、盐两业的发展,天津迅速成长为北方的区域性经济中心。1725年(雍正三年),天津大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捐巨款,翻修了天津城。从此,天津城规模始定。据(乾隆) 《天津县志》记载,翻修后的天津城, "周围一千六百二十六丈六尺。垣高一丈九尺八寸,垛高四尺二寸,,共高二丈四尺。基广三丈二尺,上广一丈九尺。······东西长五百零四丈,计二里八分; 南北三百二十四丈,计一里八分五厘。周围九里二分。东去海河二百二十步,北抵卫河三百步"。东、南、西、北四门的门额分别改为镇海、归极、卫安、带河。同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辖武清、静海、青县三县。九月,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
1731 年(雍正九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附郭置天津县。天津州原辖之静海、青县并沧州、南皮、庆云等一州六县,统归天津府辖。
后两幅图采自(乾隆 )《天津县志》,主要绘出了当时的天津县境、县城及邻近的南运河、海河和三岔河口一带的衙署、 庙宇分布情形, 还可以看到城内四角及城西、城南均有较大范围的水坑分布, 城的四面尚有水门。
原图规格均为 290mm x 19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清初以降,随着漕、盐两业的发展,天津迅速成长为北方的区域性经济中心。1725年(雍正三年),天津大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捐巨款,翻修了天津城。从此,天津城规模始定。据(乾隆) 《天津县志》记载,翻修后的天津城, "周围一千六百二十六丈六尺。垣高一丈九尺八寸,垛高四尺二寸,,共高二丈四尺。基广三丈二尺,上广一丈九尺。······东西长五百零四丈,计二里八分; 南北三百二十四丈,计一里八分五厘。周围九里二分。东去海河二百二十步,北抵卫河三百步"。东、南、西、北四门的门额分别改为镇海、归极、卫安、带河。同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辖武清、静海、青县三县。九月,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
1731 年(雍正九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附郭置天津县。天津州原辖之静海、青县并沧州、南皮、庆云等一州六县,统归天津府辖。
后两幅图采自(乾隆 )《天津县志》,主要绘出了当时的天津县境、县城及邻近的南运河、海河和三岔河口一带的衙署、 庙宇分布情形, 还可以看到城内四角及城西、城南均有较大范围的水坑分布, 城的四面尚有水门。
原图规格均为 290mm x 190mm。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为天津图书馆藏《治河全书》所绘杭州至北京“运河全图”中的天津卫附近南北运河部分。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巡视河工,其时,三藩之乱业已平定,台湾亦经收复,整顿河防遂成为首要任务,于是命臣下编辑《荡平方略》与《治河全书》,以记其事。《治河全书》由河道总督张鹏翮于 1701 年(康熙四十年) 辑成。《治河全书》中所绘之“运河全图”的天津卫附近南北运河部分,南起沧州,北迄香河,包括运河两岸的兴济、青县、静海、天津、永清、东安、宝抵、河西务,其中各地的标志性风物,如沧州的铁狮、天津的望海寺、娘娘庙等也都有所表现。 当时, 天津三卫虽已并为天津卫,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的辖地仍然存在; 天津卫城界于静海、武清两县之间的状况,也描绘得很清楚。
该图现藏天津图书馆,原图规格为 270mm x 2523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卫城系明 1405年(永乐三年) 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监督修造,初为土筑,八、九十年后已颓圯不堪。1493 年 (弘治六年),天津兵备副使刘福委派都指挥使陈达用砖包砌,并且于四门之上构筑城楼,分别题门额为: 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至 1586年 (万历十四年) 又重修一次。清代,军事上不再实行卫所制。1652 年 (顺治九年),将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人天津卫,1655年(顺治十二年),又裁户部分司。本图采自1674年 (康熙十三年) 所修之《天津卫志》 ,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天津卫城图。 当时, 卫衙已迁至北门里以西, 且户部分司尚存, 故很可能绘于1652~1655年 (顺治九至十二年) 之间。
本图采自初刻本 (康熙) 《天津卫志》,原大 120mm x 85mm。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卫城系明 1405年(永乐三年) 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监督修造,初为土筑,八、九十年后已颓圯不堪。1493 年 (弘治六年),天津兵备副使刘福委派都指挥使陈达用砖包砌,并且于四门之上构筑城楼,分别题门额为: 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至 1586年 (万历十四年) 又重修一次。清代,军事上不再实行卫所制。1652 年 (顺治九年),将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人天津卫,1655年(顺治十二年),又裁户部分司。本图采自1674年 (康熙十三年) 所修之《天津卫志》 ,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天津卫城图。 当时, 卫衙已迁至北门里以西, 且户部分司尚存, 故很可能绘于1652~1655年 (顺治九至十二年) 之间。
本图采自初刻本 (康熙) 《天津卫志》,原大 120mm x 85mm。
-
-
Quote from the book:
明王朝迁都北京后, 天津很快成为大批漕粮的转运枢纽,沿海的制盐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军事上则是拱卫首都北京的门户。到了明代中叶,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展, 初步形成了以卫城及卫城东北沿河为中心“环城开衢”,逐步向东北和东南发展的格局。在农业方面,大规模屯垦的进行,则使天津城郊的农业发展进入了奠基时期。
从元代开始, 直沽周围的军事屯垦即开始进行,但未形成连续性的开发。迨至明未,因为援朝抗倭和辽东战事频仍,天津一时间成为支援辽东的军事重镇,天津周围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屯田举措。
先是万历年间,天津登菜海防巡抚(后改为保定巡抚) 汪应蛟在津南一带推广“闽浙治地之法”,穿渠灌水,以水压碱,共开垦了贺家围、何家圈、吴家咀、双港、白塘口、辛家围、葛沽、盘沽、东泥沽、西泥沽等十围,使斥卤尽变膏腴,并分别用十个字作为这十围的代号,这就是有名的“十字围”。
天启年间,天津管河通判卢观象,复在津郊滱家口以南垦田三千余亩, “沟洱洫庐舍之制,种植疏濬之方,犁然具备"。卢观象的做法,得到了出督畿辅屯田的御史张慎言首肯,同时建议朝廷推广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并将因躲避战乱而由辽东进入山海关的近百万难民召集津门,.“以无家之众,星不耕之田"。这一建议,由负责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的太仆寺卿董应举负责实施,他亲赴何家圈、双港、白塘口、辛庄、羊码头、葛沽、泥沽、威水沽、 大人(任) 庄等处,安置难民,恢复汪应蛟的屯田十围,并增加了四围。与此同时,又有负责屯政的御史左光斗,在天津兴办屯学并亲自履勘。办法是垦田百亩,可入籍一名,结果“人籍屯童,俱赴天津开垦”,“争趋如流”。很快使津郊一带“满目黄云,鸡犬相闻,鱼蟹举网,风景依稀,绝似江南”。
天启初年的《天津卫屯垦条例》不仅以文字形式详细记载了当时屯垦活动的内容,而且书中的六幅半附图, 真实地反映了屯田的范围、设施及分布情况。这里选用了其中与天津历史地理关系密切的一幅半,有些地名如土城、陈塘庄、尖山等等,一直沿用至今,是目前所见有关天津卫城东南地区最早的地图,弥足珍贵。
《天津卫屯垦条例》系由河间府经历司经历赵銛所绘, 并经当时的主管官吏批阅。 原书残本现存国家图书馆, 已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故本图只选用了其中的三幅。
原图规格为 225mm x 190mm。
附: 屯垦图( 局部) 范围示意图
-
Quote from the book:
明初漕运多走海道,极不安全。1411 年(永乐九年) 征发民工30万,疏竣和整治了自临清到济宁的会通河及贾鲁河,经过五个月的施工,大运河基本贯通。1415 年 (永乐十三年),又治理江、淮间诸河,开清江浦,遂使南极钱塘江口,北尽北京通州大通桥,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明王朝迁都北京后,江南的粮米和物资大量沿运河北上,“岁运毕,如期抵京师。京师米直 (值)平,不翔踊。这时的天津成为明王朝重要的漕粮输转中心,“京师岁食东南数百万之重,悉经于此”。
每年春末至秋未,众多的漕船先后抵达天津, 大量的漕粮与各种物资在天津交卸转运,随漕船附载的商货、物品, 亦多在天津集散、销售,甚至出现了“粮艘、商舶鱼贯而进,殆无虚日”的繁忙景象。以最保守的数字估算,漕船和商船每年至少可把一百万石以上的南方货物运到北方。所以,自明代中叶开始, 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物流的重要商路, 专门从事漕运的运军也就成了变相的商队 。 物流的通畅,使当时的天津商贾汇聚,百货云集,市场繁荣,户口大增,“名虽为“卫" ,实则即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
为了泄洪保漕,明初,在天津附近的南运河以东,修建了一批水闸堤坝,开凿了多条减水河。如德州附近的四女寺减河 (1411 年)、哨马营减河 (1412 年)、沦州附近的捷地减河 (约 1490年) 等。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明王朝建立后定都南京,并且着手恢复农业生产,使江南一带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北方因受战乱破坏,农业恢复缓慢。为支援北部边防的军需,明初循元旧制,利用河、海运输线,把江南地区的粮米和物资输转至北方,从而揭开了明代漕运发展的序幕。据重修《天津府志》和《明史》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明王朝“令江南民粮悉运太仓州,于平江刘家港用海船绕出登、莱大洋以达直沽,岁六十万一千二百余石"。同年三月,派陈瑄等人“督海运,饷辽东、北京,岁以为常”。
1408 年(永乐六年),因 “北京军储不足,以(陈) 瑄充总兵,帅舟师海运,岁米百万石,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以贮存海运漕粮。当年转运北京的漕粮有一百八十余万石,其中, 一百余万石先卸于直沽,然后再运至北京。
明代的漕运,最初是河、海兼运。整修了大运河之后,可通重载漕船,遂改为以河运为主、以“三岁两运”的海运为辅的运方针。到了 1415 年 (永乐十三年),罢海运,专行河运。
1421年(永乐十九年) 明王朝正式迁都北京。随着漕运量的不断上升,天津卫开始承担起南粮北运的接转、仓储重任。作为距首都最近的内河港,整个城市迅速崛起。
该图原藏天津图书馆,规格不详。
-
Quote from the book:
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长期镇守北平,在“靖难之役”中,他率军在直沽渡河南下,并夺得了皇位。这一切,使他体察到直沽地位的重要。朱棣称帝之后,改元永乐,“以直沽海运商舶往来之冲,且海口田土膏腴,便于屯守”,遂于 1404年 12月 23 日 (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 在直沽设天津卫,1405年1月9目 (永乐二年十三月初九) 设天津左卫,1406年12月18日(永乐四年十一月初八) 改青州左护卫为天津右卫。这就是历史上的“天津三卫”。“卫”是明代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建置, 因此,“卫无辖境”。又由于明王朝对卫所实行兵农合一的管理办法, 所以,天津三卫除了属有卫城还属有南运河以东、 海河以南至德州的143个屯堡,分布在静海、青县、兴济、沦州、南皮境内, “与民相参居住三百余里”。
三卫受中央五军都督府之后军都督府管辖, 卫指挥使衙门设于城内:“天津卫在南门里西”,“左卫在东门里后”, “右卫在三皇庙前”。
行政管理上,以海河为界,北属顺天府武清县,南属河间府静海县,卫城则界于武清、静海两县之间一一东门、北门外属武清县,西门、南门外属静海县。
本图采目《古今图书集成》(影印本),经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重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1234年(窝阔台汗六年),蒙古灭金。1260年 (中统元年) 世祖忽必烈继位,改燕京为中都。1271年(至元八年),取《尚书》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翌年 (1272 年),升中都为大都,定为国都。元朝幅员辽阔,大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建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以及大量驻军,所需众多的生活和军需物资,均来源于江、浙一带。为此,元初开通了山东西部泗、卫两河之间的济州河与会通河,以及大都和通州之间的通惠河,使大运河全线通航,并缩短了航路。后来由于华北地区旱季水少,运河不断淤塞,每年只能运输清粮三十万石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大都的需求,于是改行海运。
1282 年(至元十九年) 试行海运成功。从 1283 年 (至元二十年) 到1329年 (天历三年) 经直沽运往大都的漕粮,由四千六百五十余石增加到三百五十二万余石,47年间增加了77倍。此时的直沽海口出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海运漕船自渤海湾进入大直沽口(即今大沽口) 上驶至三岔河口 (一般认为即当时的小直沽),再换装吃水浅的平底驳船,运送至大都。
三岔河口之下直沽河(亦称沽河,即今海河) 的左岸高地一一大直沽,是当时漕船停靠进行验收的重要码头。1279年(至元十六年) 在大直沽设海漕广通仓、接运厅 (验收漕粮的机构) 和临清万户府(管理河漕的机构)。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 增设直沽海运米仓,重设三叉沽盐使司。大约在 13世纪末(1290年后),又修建了天妃灵慈宫。1309年 (至大二年) 设“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司”,同时派汉军 5000人,给田 40 万硕,于直沽屯种,派康里军 (西域少数民族军队) 2000 人,戍守直沽。
由于直沽的海运枢纽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不断加强, 元王朝于1316年 (延社三年)在直沽设立了海津镇。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地处东北的女真族政权崛起后,先联宋灭辽,后又灭宋,淮河以北,皆为其所有。1149年(金皇统九年),完颜亮取得皇位。1153年(页元元年 ) 改燕京〈今北京) 为中都,并迁都于此,中都遂成为金政权的政治中心。今天津全境均在金王朝的辖属范围内,以今海河为界,北属中都路,南属河北东路。宝抵、武清两区为大兴府所辖,蓟县为蓟州所辖,静海为清州所辖,滨海地区南部为沧州所辖。当时,金中都所需物资,均要通过清运取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金初漕运,分别由漳水、黄河进入豫北、冀南,再由衡水、滹沱河进入冀中或由北清河沟通山东,进入隋场帝时开凿的永济渠,然后由独流西折,经霸州永清、固安、涿州等地至卢沟金口,用车挽入中都。
1205年(泰和五年)) “以故漕河浅涩,敕尚书省发山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改凿后的河道,北行经柳口(今天津杨柳青),东折至三岔河,“皆合于信安海壖,泝流而至通州,由通州人偛,十余日而后至于京师。 ”这时天津平原上的三岔河口,开始成为各路漕粮北运京师的必经之路。此外,信安海壖还是入海的通道和通往辽东的往来之冲。这说明,信安海壖在金代已是京师东南的交通枢纽。需要说明的是, “信安”二字初用于霸州信安,后来,壖河改道,三岔河口一带因地势高敞,且通海方便,也被习惯称为“信安海壖”。
金代末时, 北边受蒙古骚扰。1213年(贞祐元年 ) 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率领下攻取了涿、易等州,并包围了中都。
1214年(贞祐三年),金王朝迁都南京(今开封)。当时为防御所需,金王朝升武清巡检完颜佐为都统,柳口巡检的完颜咬住为副都统,戍守三岔河口附近的直沽寨。此前,因无蒙古威胁,畿辅之地无需置寨。1215年(贞祐三年) 蒙古军队占领了金中都,后改称燕京,从此直沽逐渐成为漕运枢纽,奠定了日后天津城市发展的基础。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信安海壖”的“壖”字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今从中华书局标点本《金史》作“壖"。
-
Quote from the book:
10 世纪中叶,中原地区北部的契丹建国,国号为“辽”。宋朝继五代之后,定都汴梁,遂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局面。今天的海河处于辽、宋的边界,时称“界河”,双方在界河两岸各设“寨”、“铺”进行防御。辽制,分设上、中、东、西、南五京,于京置道,道领府,府统州、县,州亦统县。今天津地区界河以北,属辽南京道析津府; 析津府,治南京(今北京) 领六州十一县,武清县即为析津府所辖; 蓟州,治渔阳,领三县。界河以南,属宋河北东路的沧州和清州。沿界河自东向西,依次有泥沽寨、双港寨、三女寨、苇场港寨、小南河寨、当城寨、独流东寨、独流北寨、钓台寨等等,有些寨名沿用至今。与此同时卫、潞 (即今南、北运河) 交汇的三岔河口,开始见于记载。今大港区,则分属沧、清二州。1113 年(政和三年) 三女寨改为三河寨,泥沽寨改为河平寨。
宋太宗时,两次伐辽,欲归复幽州,均告失败。与辽议和后,以白沟 (今拒马河) 为界。因无险可守,遂以屯田灌溉为名, 利用沿边洼地拦蓄河水, 造成大片塘泺,企图利用这条塘泺防线,阻止契丹骑兵南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说:“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沾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 阔者六十里,至今依为藩篱.”《宋史 . 河渠志》载:“自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虽有劲兵,不能度 (渡)也。”
辽在北边设武清寨,并利用界河以北的洼淀河流,因势利导,使其相连,以运输粮、盐,兼带防御。辽在界河以北的水运路线有:
(1) 由芦台上溯,经曲里海北行,入黄庄洼,再经黑狼口,入宝坻县城水关至洋池。经椎盐院纳税,西人香河,进潞水达通州。再北上至顺义、密云等处,或西行经延芳淀人高粱河,达析津府。(2) 自扬 (羊) 码头西北行,经西老口、西卢隆、武洞、八间房、良官屯进入潞水到武清寨,上溯至析津府。(3) 由萄运河到三河。(4) 由蓟运河至蓟州城南的紫金洋(今翠屏湖)。
从辽代开始,今天的北京开始上升为陪都; 天津作为京师门户和漕运枢纽地位的序幕,也应由这时开启。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唐初,由于北边的幽州等地屡受突厥、买、契丹等游牧部族的骚扰和掠夺,故在这一带派重兵把守,置幽州节度使(后改为范阳节度使),统率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驻幽、葡、妫、檀、易、恒、定、莫、沧九州,领拱91400人,马6500匹,衣赐80万匹段,摆粮50万石,以遏制奚和契丹。当时,大运河已经淤塞,为保障军需,不得不开拓海路,用海船自江淮满载稻、帛北上泒河口之军粮城,再上溯鲍丘等水,以供应幽、蓟。军粮城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707年(神龙三年),沧州节度使姜师度沿曹操所开之泉州渠重开新渠,名平虏渠,以便利军需运输。地处边塞的渔阳 (今蓟县) 和地处海口的军粮城因分别在平虏渠的两端,军事上的地位空前重要起来。杜甫许“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凌蓬莱”。即指此。
从唐代开始,波河尾闾地区出现了“三会海口”的名称。从地理上考察,三会海口当处于平虏渠与泒河尾交汇处,或认为,三会海口即在今军粮城的附近。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隋代,今海河水系因大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一个再形成的过程。其中关键性的工程是永济渠的开凿。隋代大运河,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大致呈“人”字形。南达余杭 (今杭州),北通涿郡(今北京),全长两千五百多公里。流经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五省,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今海河五大水系。如果再加上陕西的广通渠, 当时, 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钱塘江流域的全国性运输网。
608 年(隋大业四年) 开凿的永济渠,是以白河和清河为基础的,全长一千多公里,是隋、唐两代支援北部边防和向塞外开拓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永济渠北段途经霸州信安,距后来的三岔河口、丁字沽尚有五六十公里。当时,天津平原一带地势低洼,还不具备全面开发的条件。但是,处于北隆的蓟州渔阳 (今蓟县),在隋、唐时期成为北方军事重镇。幽燕一带的水运和城镇体系,也因征战的不断进行而初步形成。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漂榆邑原是汉代建立的滨海小镇。东汉来年,三条人工运渠的开凿,促使漂榆邑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当时派河尾闾地区航运枢纽的海口港。“漂榆邑”最早见于《水经》卷九“淇水”:“清河又东经漂榆邑故城南,俗称“角飞城”。”清河口,即古海河口,漂榆邑的位置, 似应在今海河干流北年粮城附近。据考察,漂榆邑故址位于古清河与沾河汇合的三岔河口之下,濒临海口,地点在今东丽区小东庄务本二村。近年在此发现古城遗址,南北长 130 米,东西宽 300米,附近出土有魏晋时期的青瓷,如青瓷罐,青瓷豆等。
漂榆邑在魏晋时期不仅有盐场,同时也是船舶停靠之所。公元四世纪中叶,羯族在北方建立后赵政权,据《资治通鉴. 晋纪》记载,338年 (东晋咸康四年),后赵石虎使“王华为渡辽将军,帅舟师十万出漂榆津”。《晋书》也记载: 后赵“季龙将伐辽西……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统舟师十万出至漂榆津”。这里所谓的漂榆津,应即漂榆邑之津。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西汉时,华北平原的众水系虽然都是单独人海,但鲍丘水 (大致相当于今蓟运河) 与隧池河等下游人海的地方,多是“往往迳通”的洼淀地区。204年(东汉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讨经常骚扰北边的乌桓。但“患军粮难至”,于是便根据谋臣的建议,先在今河南省开凿了白沟运渠 ,复于206年(建安十一年) 在天津平原开凿了三条人工运渠 ,这就是: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平虏渠 ,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青县至天津静海县独流镇的南运河区段。泉州渠 ,系从当时的沽水到泒河尾(今海河) 北岸的今军粮城地区,再向东北到今宝抵区的河河与鲍丘水的汇合处开凿的运渠。新河,为连接泉州渠与濡水(今漆河) 而开凿的东西向运渠,新河的开凿使漆河纳入了海河水系。特别是平虏渠的开凿,使当时华北平原上由众多大小河流汇合而成的清河、虚池河与泒河三大河流,开始集中在泒河尾闾地区入海,初步形成了扇形的河道结构,海河水系至此基本形成。而地处航运中转地位的泒河尾闾地区,也就成为了河海运输的冲要之地。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西汉时,华北平原的众水系虽然都是单独人海,但鲍丘水 (大致相当于今蓟运河) 与隧池河等下游人海的地方,多是“往往迳通”的洼淀地区。204年(东汉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讨经常骚扰北边的乌桓。但“患军粮难至”,于是便根据谋臣的建议,先在今河南省开评了白沟运渠 ,复于206年(建安十一年) 在天津平原开凿了三条人工运渠 ,这就是: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平虏渠 ,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青县至天津静海县独流镇的南运河区段。泉州渠 ,系从当时的沽水到泒河尾(今海河) 北岸的今军粮城地区,再向东北到今宝抵区的河河与鲍丘水的汇合处开凿的运渠。新河,为连接泉州渠与濡水(今漆河) 而开凿的东西向运渠,新河的开凿使漆河纳入了海河水系。特别是平虏渠的开凿,使当时华北平原上由众多大小河流汇合而成的清河、虚池河与泒河三大河流,开始集中在泒河尾闾地区入海,初步形成了扇形的河道结构,海河水系至此基本形成。而地处航运中转地位的泒河尾闾地区,也就成为了河海运输的冲要之地。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西汉时期是天津平原经济开发初见成效的时期。重要标志之一,便是录州的置县。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最容易在水陆交通通道的端点或交叉点处形成。泉州居各河入海之冲,航运极其便利。在这里出现早期的城市聚落并置县,是很自然的事。
汉初,伴随着天津平原的不断开发,捕鱼、煮盐盛行一时,以致政府必须在这里建立地方性的税收和管理中心,于是便有了泉州县盐官的设置。当时,全国设有盐官的郡县共38处,泉州即为其中之一。在国防地位上,渔阳是汉代北边要蹇,而泉州地近渔阳,且系水运枢纽,是渔阳最理想的军需供应和输转基地。因此,汉代的泉州很快发展成为天津平原的政治、经济和边防中心。
汉代的泉州县属渔阳郡, 三国时属魏国的范阳郡。 泉州县于446(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 撤销,划归比奴县。今天津市区部分在汉代应属泉州县管辖范围之内。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泉州县治所在之泉州城,建于西汉初年。即今武清区黄庄乡城上村,经考古勘探,城址呈长方形,东西 600米,南北500米。因地处河流泛区,故城址被淹没于地下,先后存在了六百多年。
-
Quote from the book:
汉初,地处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平原上诸河流,如沽水、治水、桃水以及泒河、深滱水等,均在这一带单独人海。而虚池河 (即滹沱河)、黄河则在东平舒(今河北省大城县) 以南入海。尚未形成类似今日独立的海河水系。公元前602年 (周定王五年) 黄河南徙后,天津平原逐渐形成了黄河、卫河与永定河的冲积扇; 由于这里西高东低,地势洼下,原本分流入海的各条河流历经改道,最终交汇合流,形成了海河水系。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市的古遗址调查始于195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先在宁河县一带发现了“贝丘”遗址、麋鹿(四不像)角以及先秦时期的遗址。此后,陆续在天津地区发现多处不同时期的古遗址二百多处,最早为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元、明两朝。同时还发掘出不同时代的墓葬以及各类出土文物。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今东丽区张贵庄的崔家码头一带,发现了战国墓葬群。从遗物考证,应属战国时期的燕文化范围。出土的陶鬲、陶壶等物,与河北易县燕下都和北京怀柔半截塔等地出土的文物相同。此后,又在现津南区巨葛庄村内外,发现了2000平方米的战国遗址以及商家岑子墓葬群。
天津平原北部的牡蛎滩层,当地人称为“千层蛤”。附近有“岭子”,怜上和附近发现多处古遗址(多为战国时期)。当时,人们择高地、邻湖泊而居。后来,有关专家又在市区、宁河县以及河北省黄骅县等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和发掘,结果在渤海湾西岸全长133.3公里、宽80公里的狭长地带,发现了古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多数是战国与汉代遗址,且汉代遗址又多与战国遗址并存。
本图的起讫时间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标绘至村级。
该图资料由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提供,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经专家研究证实,贝壳堤和牡蛎滩是天津地区五六千年以来环境变迁的遗迹。大致的情况是: 以海河为界,南部为贝壳堤平原,北部为牡蚌滩平原。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和对黄河故道的考察,历史上黄河下游曾有过8次大的改道,其间3次移到今天津附近入海。由于海浪的冲击和黄河携带泥沙入海时的造陆作用,在天津平原的东部,形成了数条由海生贝类逐渐堆积而成、走向大致平行的贝壳堤。对于贝壳堤的形成过程,天津市文物管理处编写的《津门考古》(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有一段通俗而生动的解释:“当大海涨潮时,湍急的潮流和海浪卷起海滩上的贝壳直冲海岸;而当落潮的时候,回流的海水却失去了湍急的势头,不能再把贝壳带回海里,于是愈来愈多的贝壳被遗留在高潮线上。岁月流逝,集腋成裘,勤劳的海潮终于在海边用贝壳筑起了一道道长堤。因此,贝壳提就是海岸线。这个地区有几道贝壳堤,就是海岸线发生过几次迁移,相邻贝壳堤之间的距离,是每次海岸线移动的幅度。”20世纪初,保留完整的贝壳堤高达3米,宽5至10米,最宽处(如巨葛庄)可达100米。而天津平原北部,则因受黄河迁徙影响甚微,由各种自然条件所造成的海相沉积,主要表现为牡蛎滩层,这是天津平原北部独有的地貌特色。
经过多次田野考察,遗迹室内碳 14 测定验证,在渤海湾西岸至少有4道年代不同的贝壳堤。
第一道: 形成于五千至四千年前。自北向南,沈清庄、同居、翟庄子、北尚庄、黄骅、苗庄子至孙村。
第二道: 形成于三千七百年至两千七百年前。北段,自小王庄、张贵庄、巨葛庄、八里台至中塘; 中段,大港南的大苏庄、小刘庄至窦庄子,南段,自沙井子经大港南的王徐庄、王肖庄、武帝台至常庄。
第三道: 形成于两千年至一千年前。自白沙岭、军粮城、大郑庄、邓岑子、山莘房子、工农村、泥沽、上古林马棚口至岐口。
第四道: 形成于八百年至五百年前。分布于靠近海岸线的青坨子、北塘、驴驹河、高沙岭和白沙头。在老马棚口与岐口附近的第二道贝壳堤汇合或重蚕。
天津平原北部牡蝙滩中面积最大的,当属宁河县东棘坨乡史庄子至姜庄子,其南 100米在挖坑时也发现了牡蛎滩最厚处(见于裴庄剖面),厚度大于5米。根据钻探资料,牡是滩的生成年代约分别为五千五百多年前、三千七百多年前和两千四百八十多年前,与贝壳堤的形成年代大致相同。
在春秋未年,这一带还是“旷荒不可胜辟",到了战国时期,却出现了“士狭而民众”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铁工具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邻近人口逐渐移居至此。成陆后的滨海一带,有高敞的贝壳堤可防洪涝,且贝壳沙无毛细现象,可储存足够的雨季下降的淡水,供生活使用。又因贝壳提一般高出地面两到三米,可防洪涝,所以居民住址均选在贝壳堤上。从出土的文物分析,移居来的先民多以渔渔为主,种植为畏。
该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
Quote from the book:
经地质学家研究证实,影响到天津城市发展的渤海湾,在晚更新世末期,由于玉木冰期来临,全球气温降低,洋面下降,海洋与陆地多次出现沧桑变化。到了距今两万年左右的古华夏大理冰期,渤海、黄海出现陆化。当时,环渤海区域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已无海水之隔,而是一片低地,内陆河流随之干涸或缩短。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全球变暖,冰川、冰盖层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越过渤海海峡,逐步漫延到整个渤海与近岸地带,出现了海侵,形成了现在的渤海。
到距今八千年左右,海水已达到现代海岸边缘。距今七千年左右,海平面逐渐升高,大约高出或接近现代海平面,海侵达到最盛时期。此时的黄海海水经渤海向华北平原内侵,淹没了现在的天津市区以及武清、静海、沧州、黄骅等地。此次海侵,东北达到宁河县北部,接近河北省玉田县; 北部接近今宝坛区的九王庄,并接近宝抵城关; 向西越过了河北省青县城关; 西南到达黄河冲积扇北部的山东省惠民、滨州、广饶等地; 南部到达山东丘陵北隆的寿光、昌虽等地。
这几幅示意图由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天津平原地区海侵的大致状况。
-
Quote from the book:
该图利用多光谱卫星数据合成,具有直观和彩色效果。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到天津全市的地形、地貌特色,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一、天津地区依河傍海,平原河网密布,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自市区穿流而过。狭小的山地,广袤的平原,辽阔的海域,构成了天津的地貌特征。
二、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天津地形,从长城脚下到渤海之滨的等高线大致分为: 山地——海拔500 ~ 1000米; 丘陵——海拔 50 ~ 500米; 洪积、冲积平原——海拔5 ~ 10米; 海积平原——海拔 3 ~ 5米; 滩涂——海拔0 ~ 3米。
三、北部(蓟县)有小范围山区。山峦重叠,非常壮观。山下平原,辽阔无垠。在总面积中,山区只占4.8%,平原占94%。另外,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小,相对高度大,平原既低且平,绝大部分在海拔5米以下,坡度为1/500~1/10000。又,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展示了19.5亿~8亿年前的地质构造状况,1984年被定为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现辟为国家地质公园。
四、中部平原。河流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一直有着“北国江南”和“水乡泽国”的雅号。
五、东部滨海地区。古海岸线遗迹——贝壳堤,牡蛎滩层明显存在,是滨海一带的奇观,为我国其他滨海地区所罕见。这里的贝壳堤与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的贝壳堤、南美洲东北部苏里南的贝壳堤,并列为世界三大贝壳堤。1992年,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被定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天津市卫星遥感影像图”,由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制作。影像图拍摄时间为2004年7月,影像图原始分辨率为2.5米。
-
Quote from the book:
天津市(简称"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 北依燕山,与首都北京及河北省承德市接壤; 西与北京及河北省廊坊市为界; 南与河北省沧州市毗邻。全市辖区范围: 东西宽约117.3 公里,南北长约188.8 公里,海岸线长 133.3 公里,总面积为11919.8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市区 167.8 平方公里; 滨海三区 (塘沽、汉油、大港) 2256.8平方公里; 东丽、津南、西青、北辰四区共 1910.2 平方公里; 武清区、宝抵区、静海县、宁河县、蓟县两区三县共计7585 平方公里。原图由天津市测绘院提供,原图规格为 1000mm x 1420mm。